路易·达盖尔(Louis Daguerre)

简介

1839年,在法国巴黎一家著名歌剧院中,首席布景画家达盖尔发明了利用水银蒸汽对曝光的银盐涂面进行显影作用的方法,银版摄影法。这种摄影方法的曝光时间约为30分钟,银版摄影当时在全球开设了超过三百家照相馆,贵妇们穿着鲸骨裙撑在镜头前端坐半小时,睫毛的颤动都会在银版上留下虚影。摄影师用镀金画框装饰这些金属肖像,它们比油画更真实却更易碎。铜板本身就成为正像照片,没有底片,想要得到更多的照片只有通过拍摄同一对象才能得到。

技术特点

银版摄影法的化学配方包含精确的比例:将纯度99%的铜板用细砂打磨至镜面光泽,浸泡在硝酸银与碘化钾的混合溶液中形成感光层。显影阶段将暴露后的银版置于75℃的汞蒸气环境,汞微粒与银盐发生置换反应形成明暗层次。最后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洗去未反应的银盐,涂刷虫胶清漆隔绝空气氧化,整套流程需在完全避光的暗室完成。这种摄影术的致命缺陷在于无法复制,每块银版都是独一无二的影像孤本,如同被冰封的蝴蝶标本。

代表作品

  • 《工作室一角》:路易·达盖尔(Louis Daguerre):

    现存最早的银版照片,这是人类第一张可永久保存的摄影作品,达盖尔通过此作向法兰西科学院证明银版法的可行性。

  • 《坦普尔大街街景》:路易·达盖尔(Louis Daguerre):

    第一张含人物的城市街拍,仅有左下角一名擦鞋匠被长曝光“凝固”,但画面中99%的行人因移动太快未留下痕迹,成为早期摄影技术局限的见证。

    冷知识:达盖尔为此支付擦鞋匠法郎,要求其保持姿势,实为史上最早的“摆拍摄影”。

  • 《自拍像》:罗伯特·科尼利厄斯(Robert Cornelius):

    史上第一张人物自拍照,科尼利厄斯拆解镜头盖后狂奔入镜保持静止,照片背面手写“第一幅光绘影像,1839年

社会影响

  • 艺术界

    撼动绘画霸权

  • 科技界

    开启视觉实证主义

  • 文化界

    重塑记忆与身份

  • 肖像画的革命:

    银版摄影法的诞生,使肖像画领域迎来了革命性变化。其价格仅为油画的1/10,这让中产阶级能够以可承担的价格获得曾经属于贵族的专属艺术享受,纷纷涌入摄影工作室。法国画家保罗·德拉罗什惊呼:“从今日起,绘画死了!”虽然绘画并未真正消亡,但摄影的出现无疑撼动了绘画在艺术界的霸主地位,推动了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发展。

  • 写实主义危机:

    摄影的逼真性让写实主义绘画陷入危机。画家们意识到,如果继续在逼真描绘现实的道路上与摄影竞争,绘画将失去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于是,他们开始转向印象派等更注重主观表达的艺术风格,间接催生了现代艺术的多元发展,使艺术创作更加注重情感、光影和色彩的表达,而非单纯对现实的复制。

  • 摄影美学争议:

    在摄影美学方面,银版摄影法引发了艺术界的广泛争议。批评家波德莱尔斥其为“科学的奴婢”,认为它缺乏艺术的灵魂,只是机械地记录现实,无法表达创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然而,诗人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却盛赞摄影“将灵魂印在金属上”,认为它是一种新的艺术表达形式,能够捕捉和传递人类的情感与精神世界。这种争议反映了摄影在艺术界引发的深刻思考和重新定义,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艺术与科学的关系。